研究中心现有科研人员11人,博士7人,其中教授級高工1名,副研究員1人。主要研究領域包括①水産品保鮮技術研究;②水産品加工新技术研究;③水産品标准化技术研究;④海洋生物制品開發技術研究;⑤河豚魚食用安全風險評估及系列産品開發。重點在以下領域開展工作:水产加工新产品方面,研发了海鲜调味品、熏制品、冷冻调理食品、海藻饮料、河豚保健酒等产品;海洋生物制品方面,研发了含有褐藻多酚、甲壳寡糖、墨黑色素、海藻寡肽、方格星虫多糖的海洋功能食品和海洋源化妆品,开发了河豚毒素、贝类毒素的胶体金层析检测试剂盒和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;水産品标准化方面,开展了罐装冷藏蟹肉、坛紫菜加工技术规范、调味烤虾、鱿鱼干、墨鱼干等领域的标准化研究;水産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方面,开展水産品加工过程有毒有害物质控制、重金属形态分析、大型海藻食用安全风险评估和养殖东方鲀试食安全体系构建。科研成果“水産品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”获国家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;“牡蛎特色産品開發及産業化應用”、“海洋大型藻類高值化開發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”和“魚類加工下腳料多元化利用技術”3個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。十三五期間,獲授權發明專利7項,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,其中SCI收錄10多篇。
專家介紹
劉智禹 男,1972年出生,博士,教授级高工,硕士生导师,现任500彩票党委委员、副所长。主要从事水産品加工与质量安全、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开发利用、水産品标准化等领域研究工作。兼任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(厦门)主任、农业农村部渔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厦门)主任、全国水产标准化委员会加工分技委委员、全国食品标准化委员会水产加工分技委委员、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鱼分会理事/專家委員會委員、中國漁業協會河豚餐飲文化委員會委員、養殖河鲀食用安全風險評估委員會委員、養殖河鲀加工審核工作委員會委員、福建省水産學會加工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。近年來,主持國家、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,擔任國家海洋公益行業科研專項、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首席專家;承擔了6項國家標准、行業標准的制定和修訂;科研成果獲國家海洋科學技術一等獎1次,国家海洋科技創新二等奖1次,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6次;獲得授權發明專利6件;以第1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。
廖登远 男,1970年出生,副研究员。主要从事水産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方向的研究。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、部、省、市级科研项目30多項,水産行業標准和福建省地方標准制修訂工作5項,獲省科學技術三等獎2次,發表學術論文二十幾篇,獲省水産飼料科技論文二等獎1次。
|